2020.09.25 来源:
最牛“10元店”名创优品将上市。
善世获悉,9月24日,名创优品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招股书,计划募资1亿美元,股票代码“MNSO”。
股权层面,名创优品创始人&董事长叶国富是绝对大股东,占股80.8%,腾讯和高瓴资本作为唯二的外部机构股东,分别持股5.4%。
有数据显示,成立七年的创优品如今全球门店数量超过4200家,2019年GMV达到人民币190亿元,营收为人民币93.94亿元。
然而,与进击的名创优品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雪崩式败退的线下零售业。
善世了解到,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日,在税收、人力成本、场地租赁费用的多重压力下,传统实体店开始进入倒闭潮,女鞋巨头达芙妮前段时间甚至宣布关停所有线下实体店。
在低迷的大环境中逆势而上,名创优品成功背后有哪些值得深思和借鉴的商业逻辑?
在善世看来,名创优品飞速发展的背后,不仅在于“新零售”概念的推动,更离不开其创新的人力管理模式。
新零售的人员管理与雇佣成本的困境
善世认为,名创优品能在短短几年内成为行业标杆,首先是新零售风口的推动。
名创优品“品质高、价格低、效率高”的特点,从研发设计到生产运输一手包办,极大限度地减轻了产品的制作成本。
销售模式上,名创优品以设计简约、质量优越的产品为中心,线下大规模铺设门店提高客户购买体验,兼具低价、方便、即时性于一体。
这是一个新零售逆袭传统线下零售的经典案例。
但新零售企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员工管理难与雇佣成本高的困境。经营成本过大也是导致许多实体店品牌频败的原因。
一般来说,在实体门店快速扩张的情况下,除了门店选址及装修等硬件条件以外,人员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门店数量越多,需要的一线员工也就越多,其中难以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员工流动性过大,招新面试、培训耗时费力,严重拖慢门店发展进度。
另一个问题,是忙时不够人手,闲时人手饱和,要提升用户线下购买体验,至少要保证不能出现忙时没有人理会客户的情况,同时也要面对闲时人员过剩的成本。
此外,善世了解到五险一金也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名创优品商业模式的成功,在于其对人力资源的精确运用,妥善地处理了员工匹配率、员工积极性以及员工流失率等问题。
创新用工模式助力名创优品发展
在善世看来,名创优品发展的关键点,发生在他们改变人员招聘方式之后,灵活用工模式极大限度地提升了人员灵活性。
2016年,名创优品开启与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商的合作,首次采用全新的灵活用工模式进行人员管理。
灵活用工模式下,1位全职带领1位兼职的用工新方式,有效缩短新员工所需的培训时间,帮助名创优品实现门店的快速复制。
此外,名创优品在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商帮助建议下,按照忙时闲时分班次配岗,用兼职替代全职,根据不同时段的用工需求匹配对应的人手,有效地解决全职用工成本高的问题。
据名创优品的HRD反馈,在使用了全新的灵活用工人力管理方案后,全国门店有效节省了32%运营成本。
名创优品通过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商提供的统一招聘、面试、管理服务等一系列代招代管服务,提高门店招聘效率,最终达成了门店迅速扩张的目标。
趋势:灵活用工或将成为未来主流用工模式
善世认为,无论是什么样的行业,用何种形式占领市场,投了多少预算,写了多少方案,最终还是离不开落实到人力身上。
随着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用工合规性要求越来越高,人力资源不足、管理不善等情况将会是企业的致命弊端,用工成本、培训时间和人员流失率是企业用工最大的痛点。
使用灵活用工,不仅可以满足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还能缩短招聘周期、降低综合用工成本和风险,满足企业波峰波谷、季节性用人需求,帮助企业有效解决人员补充和临时性人员调遣问题。
善世充足的人员储备,能为企业及时、快速招聘到合适人员,并且能做到人员管理、项目管理、薪资结算、税务筹划等一站式服务。
善世灵活用工服务旨在为企业提供弹性的用工模式,从而使组织能够灵活的因需而变,可适配不同行业的用工需求并提出多样化和定制化服务方案。。
“互联网+”给传统企业带来了极大冲击,在这种新形态的变革挑战下,灵活用工模式让企业的的用工与管理有了更多可能。
结语
经济学的规律告诉我们: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价格将会逐渐接近成本,利润将无限接近于零。如果不能在商业模式上有所突破,濒临倒闭是必然的。
善世认为,在最接近于自由竞争市场的零售业中,名创优品的成功大部分归因于其创新的人力管理模式。
也正是由于对人力的高效运用和大胆创新,名创优品才能够在实体店寒冬杀出重围成为当之无愧的黑马,实现企业门店快速裂变的商业神话。
灵活用工模式,是未来主流用工的一种趋势,作为HR,现在就是定义全新的工作方法,成为“互联网+”经济下用人模式探索先驱的最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