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3 来源:
中秋国庆假期后新一波的离职潮来袭,善世身边有HR表示,新一批入职的95后员工更是走得格外潇洒,这让不少HR和管理者十分头疼。
无疑,离职潮给企业出了一道现实的考题,因为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是非常高的,骨干员工更是如此。
据善世了解,员工离职后,只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薪水的1.5倍,如果离开的是骨干人员则其损失是离职人员工资的93%-200%。
因而企业HR更应该思考这股离职潮背后的原因以及未来管理的思维和方式。
离职潮背后的原因
提起辞职,大家都觉得只有一个原因就是钱没给够,心里委屈。但善世认为,要想做好留人工作,HR需要深入思考除了这两个原因,还有哪些原因造成了国庆长假期后的离职潮。
1、节后综合征,冲动型离职
节日过后不少新闻都在报道,有员工感觉国庆假期没耍够任性辞职。
在善世看来,员工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除了任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调整好“节后综合征”。
8天的国庆长假把平时的节奏完全打乱,有些员工无法调整好状态,抵触工作的心理越来越严重,最后导致任性离职。
2、蓄谋已久的离职
除了冲动型还有蓄谋已久型。对于节后离职潮,HR要分辨出哪些是冲动型离职,哪些是蓄谋已久的离职。
蓄谋已久的离职是已经考虑好方方面面,在假期中仔细思考了离职的利与弊,节后毅然递了辞职报告。
那么,这个计划已久的辞职主要有哪些原因呢?善世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与个人规划不符:
当员工感觉公司的发展规划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并且培训和晋升机会太少。虽然对公司有深厚的感情,但是为了个人的发展,不得已提出辞职。
(2)薪酬待遇不足:
调查显示,42.48% 的受访者吐槽辞职主要原因是薪酬福利太低。“加薪吧”成为离职或即将辞职的员工最常说的一句话。
(3)低气压的工作氛围:
有的单位福利待遇不错,培训和晋升机会也有,但因为处不好同事关系,导致工作环境压抑,也是一个离职的重要原因。员工在长假期间,跟朋友家人的和谐相处,越发不想回到压抑的工作环境,便选择离职寻求更好的工作环境。
HR如何有效降低企业用工风险
员工的突然离职总是让HR猝不及防,HR应如何有效应对离职潮,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和用工风险呢?善世有以下建议:
1、完善企业文化
马云曾说:“文化是企业发展的DNA,决定着一家公司的性格和命运。”从创业之初,阿里巴巴就启动文化建设,伴随业务一路成长,在看不见的地方创造别人无法复制的独特竞争力。
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能让员工自觉投入工作的利器,这一点善世深表认同。
不论企业的大小,一家企业的精神价值观会深深吸引和影响员工,让员工感觉到公司像一个家,增加归属感。
有不满意现状的员工,应该让他们得到沟通和申诉,并帮助他们解决所想的问题。
2、“谈心”摸底
善世认为,当员工提出主动离职时,一场真诚、深入的面谈是必要的。面谈中,询问员工离职真实原因,是否经过了成熟的思考。
对于工作2年以上的优秀员工,因为已十分熟练业务流程,正是为企业输出最大价值的时候,更是要尽一切可能进行挽留。
比如酌情增加工资、福利内容。这适用于被对手挖角的员工,给予更匹配其工作价值的薪资。
比如描述晋升方向,给出上级意见。这适用于长期无升迁的老员工,告知其公司未来发展动向及其晋升空间,提出直接上级的中肯意见。
比如询问遇到的困难,提出改善方案。对部分想离职员工可能并非对工作本身不满,了解这部分员工的真实问题,公司如果可以的话,给出一个合适的方案。
3、软硬兼施,帮助员工弥补不足
据善世了解,部分员工有时候会因为自己的膨胀产生离职的想法,所以企业就应该让员工随时随地的了解到自己身上的不足。
同时要帮助员工弥补这些不足,在无形中给予员工适当的压力,再帮助员工将压力缓解,一张一弛之中,就能够有效避免员工流失。
4、采用灵活的用工方式
我们知道,随着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用工合规性要求越来越高,用工成本、培训时间和人员流失率是企业用工最大的痛点之一。
灵活用工指区别于固定全职员工。这种模式下企业与人才不建立正式的全职劳动关系,企业基于用人需求的波峰波谷,灵活按需雇佣人才。
对于企业来说,这种用人模式更为灵活,降低了员工离职潮对企业的突击影响,为企业更好节省了用工成本。
随着人力资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已经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和善世服务外包等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进行灵活用工业务合作,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很好地降低企业成本,规避企业用工风险。